旅闽随笔

旅闽随笔

天帚散文2025-11-20 12:33:36
闽之悟福建古称闽越国,现名称由其治内福州、建州两地名称合并而来。福州是省会,自不待言;建州这个地名现已废弃,原地分置建阳、建瓯两市,俱为南平地区所辖。从踏上闽地的一刻,便开始了解到闽的由来。闽是源于闽
闽之悟

福建古称闽越国,现名称由其治内福州、建州两地名称合并而来。福州是省会,自不待言;建州这个地名现已废弃,原地分置建阳、建瓯两市,俱为南平地区所辖。
从踏上闽地的一刻,便开始了解到闽的由来。闽是源于闽越的土著先民早年对蛇的崇拜。蛇,当地人称小龙或长虫,在潮湿闷热的山地具有极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且具有龙的雏形,包含着吉祥之意。所以人们把它装在竹笼里悬挂在各自的大门上,当作一种驱邪佑主的图腾。门里面一条虫就成为“闽”字了。闽地自古人杰地灵,造就了诸多的民族精英,近代就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闽地之外的广阔天地里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业绩。而呆在家门口的人都平平庸庸,没有大的出息。所以当地又有一种说法:闽人出门是条龙,在家是条虫!
虫是龙的雏形,龙是虫的长成。由虫到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是一种张力的充盈。虫从狭隘的丛林溪涧升腾的海阔天空的云端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这其间一是要有走出去的勇气,二是要有不畏艰辛的果敢。是虫都懂得呆在原地是最舒服、最惬意的事情,但到老仍是条舒舒服服的虫,终究成不了龙。但凡抱有成龙大志,你都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直面人生,自动自发地改变现状,通过艰辛的付出达到升华的境界。所以对人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可能就是自己这次赴闽之旅的最大感悟吧。

环岛路

位于鹭岛南端的厦门环岛路有“中国最美丽的马拉松赛道”之誉。这条快速路全长约四十多公里,全线依山傍海,绵延壮观。路两侧宽达十多米的绿岛内花草丰茂,色彩缤纷。车行于环岛路上,山的雄浑与天的空阔浑然一体,海的情韵与林的清幽相映成趣。面对如此佳境,我们岂能满足于旅行车上的匆匆一瞥。便于次日离开前,利用短暂的自由活动间隙再赴此处,领略此间的佳妙。
午后三四点钟的太阳不是很炙热,它明丽的光芒匀称地播洒在环岛路赭黄的沙滩上,近海中深绿的波澜扬起一簇簇洁白的泡沫,一潮一潮涌上沙滩,殷勤地冲刷着踏波人肆意留下的杂乱脚印,尔后留下一片光洁如初的滩面,又极其温顺地退去。我与同行的两位同事MM沿着海滩漫步在林荫下的木栈道上,尽情享受着这份大自然的恩赐。海滩上有许多来此取景拍摄婚纱照的人,靓丽的新娘扬起洁白的婚纱,迎着清新的海风摆出各种妩媚的姿态。两位同事MM悄然驻足,久久地注视着,也许她们也在心里憧憬着自己同样的一刻,一张张欢欣的脸庞,笑靥间神往之情溢于言表。我识趣地请她们坐在林间的长椅上小憩片刻,以便此刻的美妙得以延俄得更久、更久……
我独自走近海的边沿,俯下身不经意地抚弄着奔涌叠至的浪涛,倾听着咆哮的涛声。遥望无尽的远海,越过水起风生的海峡,我似乎看到了彼岸的宝岛台湾。这里作为对台的前沿,经历过太多的沧桑,也造就了诸多的英雄豪杰,郑成功、施琅、刘永福……此刻滩上的游人渐渐稀少,波涛掠过的滩面更加光滑整洁,犹如一张洁净的沙盘。我随手捡起一根草枝壮怀激烈地直抒胸臆。“威震海疆、东南一隅、鹭岛佳境”等狂草大书迅即显现在沙滩上,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欣赏。向来以写字潦草著称的我居然在此找到了难得的成就感,于是待那些字迹被波浪冲刷殆尽,又秉笔疾书:“**到此一游”……
两位同事MM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正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我的书法作品。听到她们的晒笑我方才察觉,不由大窘。正欲对她们自解自嘲一番,不意一波大浪涌来,我仓皇失措,退避不及,海水已然淹没了双脚,同事MM也为欣赏我而湿了身。不过也怪,这回浪涛冲刷过的那三个名字只有中间自己的名字完全消失,其它的字迹仍可辨模糊的印迹。同事MM说,我们已经融入了这片美丽的大海之中。我说,这说明我们三个我可能是最先走到生命尽头的一个,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假如你们听到了我不幸消逝的消息,你们流不流泪我不敢奢望,但会不会为我叹息一声啊?她们凝重起来,说我参悟太深。其实她们平时是很活跃,也很轻松的,大家可以一起嬉闹、一起说笑,但面对人之归宿,很少有人能够轻松面对,所以我能理解。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消逝是难免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有限的时光,把短暂的人生尽量活得精彩些,灿烂些。

大红袍

大红袍是产于武夷山的一种茶叶,现存三株母树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岩壁上。据当地人说,母树上采摘的茶叶仅作为贡品献给国家元首本人享用,甚至连他的“情况”都没有份,所以一般人更是难以喝上的,所以武夷山是不来遗憾,来了更遗憾。而看重的是心情的放松和阅历的积累,所以游览双遗产,感受双遗憾对我来说无所谓。其实那种称作大红袍的茶叶也就是生长在这座山中的一种普通的植物,只是这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更适宜它的生长,因而就成为这里的特产。景区里到处都是推销茶叶的定点商铺,精明商家把山民以茶待客的民风文化用在了茶叶的推销上。每转一个点,都是先品三道茶,随后再开价。到处都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大红袍的典故和独有的保健功效。
传说古代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途经武夷山时,因水土不服病倒在半路上,被一位山民救回家中。淳朴厚道的山民到处为秀才寻医问药,历经千辛万苦,可秀才的沉疴仍百治不愈。眼看考期将至,秀才焦急万分,山民决定亲自进山为他采药。在一处山崖上,他闻到了一股爆豆般的馨香,发现它源自半山绝壁岩石上的几棵茂盛茶树。山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放下绳索攀援而下,采摘了茶树嫩绿的新芽回家冲泡给秀才服用,结果没出三天,秀才的腹痛病便得以痊愈,顺利踏上了赶考的行程。于是当地的山民们一传十、十传百,凡有类似病症的人都去采摘那几棵茶树的新芽来服用。由于需求量增多,人们便把茶树的种子引下山来,繁育出二代、三代茶树以供人们摘用,那几棵母树则被保护了起来。一年后,那位秀才高中状元,荣任封疆大吏,在赴任途中专程到此叩拜山民的救命之恩。大家纷纷说是那几株茶树救了你的性命。秀才感慨之际,遂脱下身上的大红锦袍披在茶树上,再拜而道:余有今日,皆此树之功也!
几株普通的山间茶树,经有心者煞有介事的演绎幻化,竟成为沾有些许仙气的金枝玉叶,为该地留下了丰厚的发展资源。可见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就能达成理想的目的。
人生于世,穷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