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距离神圣的奥运火炬在北京点燃的日子越来越近,全国上下都热火朝天地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讴歌奥运,宣传奥运。杭州,这座以西湖闻名于世,美丽热情的生活品质城市也经常性地举办形形色色的活动弘扬着伟大的奥林匹
距离神圣的奥运火炬在北京点燃的日子越来越近,全国上下都热火朝天地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讴歌奥运,宣传奥运。杭州,这座以西湖闻名于世,美丽热情的生活品质城市也经常性地举办形形色色的活动弘扬着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2007年09月15日清晨,天色空蒙,远处的风景在一片晨雾中若隐若现,秋天的清澈明朗在这个清晨无处可觅,只有桂花的芳香流动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六点半,由杭州市登山运动协会和钱江晚报联合组办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天目山千人登山行”拉开了序幕。由29辆大巴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车队无疑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在桂花幽香的护送下,奔腾着无与伦比的奥运激情,一路欢乐地穿越城市、乡村和山野。一个多小时后,车队陆续到达目的地——临安天目山风景区。
此次活动得到了临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们到达后,当地有关领导和组办者于景区入口前的广场上举行了简单却隆重的首届天目山金秋登山节启动仪式。彩带飘扬,锣鼓阵阵,五个象征“北京欢迎你”的卡通奥运福娃随着锣鼓与喝彩声有节奏的起舞,还有七彩的礼花在我们头顶激情地飞扬。这一切让我深深的沉浸,沉浸在即将举办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憧憬、喜庆与激动中。
仪式结束之后,一千多人开始攀登天目山。原本每辆大巴车的领队还期望同一车的人各自跟着举旗的领队一起登山,然而人实在太多,一开始就在登山入口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最后同车同登山的愿望不了了之。而我仰着脖子看着缓慢向上移动的长龙,足足等了九分钟才踏上天目山的第一个台阶。然后又如蜗牛般挪动许久才终于可以稍微迈开步子前行。
我携儿子乘坐的是编号为“1”的大巴,车上有不少头发已花白的老年夫妻,可是他们的精神状态丝毫不逊于年轻人。发现一车的人几乎都是成群结队或者两两为伴的。只有一位是单独前来参加活动的女子,她下车后见我们一大一小是母子出游就与我们闲聊起来,接着就很自然地与我们结伴同行。后来知道她是幼儿园老师,叫晓霞,似乎比我小了几岁吧。
组织者说一号车的朋友都是最早报名的,应该都属于登山活动的积极分子。也的确如此,登山一直是我喜爱的运动之一,也许因为我自小生长在山脚下吧,对巍巍青山,以及山里的水,山里的鸟,山里的花草和山里的空气都倍感亲切。早几年爬山是边登边玩,毫不费力,可近一两年来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出游海拔稍微高一点的山就会气喘吁吁。
记得去年“十一”长假期间去过天目山,当时是乘车上去,然后一路游玩着走下来的,因此并不觉辛苦。可这回天目山之行却让我吃足了苦头。看到许多大妈大伯们拄着拐杖或木棒毫不迟疑的向山顶进发,我这个尚算年轻的小女子怎么着也要坚持到底吧。
在儿子这位先锋的带领下,我一路和晓霞谈笑着,一步不停、挥汗如雨地坚持了两个多小时,走过一里亭、三里亭、七里亭,浏览了狮子口浓浓秋雾乍涌忽落的迷人景象,看到了大树王,最后来到开山老殿。此时的我已是又饿又热,几近晕厥。倒是儿子精气神俱佳,我一次次问他累不累,他总说不累,问他脚酸不酸,他也说没感觉。看来,这几个月来参加学校的体训队还真有成效。
在一家小卖部里补充了点能量,稍作休憩后我们开始踏上下山的里程。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都错不了。天目山的道路都是由天然石块堆砌而成的,有不少凹凸不平,还长满青苔,加上山中湿气较重,脚下的石板路更是显得又陡又滑。下山伊始,走的多是平坦的石板路,倒还没啥问题。可没走多久,走上了很长一段都是高高低低、有棱有角的石块路。当时的小腿肚就开始不受控制地打激灵,整个人仿佛喝醉了酒似的,变得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走到最后,我已经分不出自己究竟是在走路还是跳舞了,两条腿仿佛已脱离了血肉之躯,只是在机械性地抬起落下,甚至连手臂和臀部也跟着一起醉舞,松散地摆动。我知道,自己当时那模样一定非常的滑稽可笑。
在这样狼狈的状况下,我自是无暇顾及儿子。幸好他的脚步丝毫不乱,还因为走得太快被我连连喊停。可经常一抬头,还总是发现儿子又脱离了我的视线,任凭我怎么加紧脚步也始终看不见他的身影。晓霞喊我等她,可我牵挂着儿子不得不尽量保持速度,以免离儿子太远,毕竟山路还是有点危险的。
大约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山下停车场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汗眼迷糊间看见儿子就站在景区出口处悠然地等着我。长吁一口气后,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安心地牵着儿子的手逛起了山下的土特产市场。正在选择几个玉石手机挂件时,晓霞忽然发来信息,说她已经到一号车前,关切地问我在哪里。这时的我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把她走丢了。
在停车场等候车友时,听一大姐说这次登山活动最年长的参与者是位88岁的老大爷。本来以为这个年纪的热闹肯定是车上或车下,不可能全程徒步行走的。可大姐说那老大爷就是一个人笃着拐杖走上山下山的。更加叫人意外的是就在前一日,他还刚从黄山攀登回来。真不敢相信,一个年近90的老人竟有如此精力、体力和耐力。相比之下,我可真的、真的是无地自容了。
回转家中,抚摩着酸胀得生疼的双腿,又收到晓霞的信息,一句“认识你很高兴,今晚早点休息”让我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认识你也真好,晓霞。
登山归来,余兴未尽。尤其是得知以后每个月的中旬,钱江晚报和杭州市登山运动协会都将组织这样大型的集体活动时,我更是心潮难平。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带着儿子去参加,为了健身,为了我们共同的2008北京奥运。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女人?
下一篇:旅闽随笔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