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过
有电视新闻报道:福建某地区的初中学生每年有百分之十的辍学率,据说,这是该地区可以接受的辍学率。忽然有一天该地区的辍学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四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有记者采访该地区的一位教育干部,问到为
有电视新闻报道:福建某地区的初中学生每年有百分之十的辍学率,据说,这是该地区可以接受的辍学率。忽然有一天该地区的辍学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四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有记者采访该地区的一位教育干部,问到为什么该地区的辍学率这么高?该干部语出惊人,说是“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影响了该地区的辍学率。这话听着耳熟,好像某个时期作为批判用语也流行过一阵子。现在拿过来用,是话里有话。作为佐证,画面切换到几个农村的大爷大妈,说孩子不争气,念也白念,不如打工去。一个中年男子还算了一笔帐:初中一万,高中二、三万,大学五、六万,近十万,念成了,大学毕业又怎么样?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有多少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念不成,钱不白搭了吗?
看着明白说着糊涂,老百姓的觉悟咋就这么低呢?高中、大学不说了,初中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说不上就不上了?脑袋灌水了吧?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按照惯例,媒体请出专家,分析分析:第一点是学校的教育出了问题,把学生学恶心了,不愿学习。第二点是社会出了问题,一些私营企业违法招募童工,使一部分辍学学生有了去处。专家就是专家,说的一点没错。媒体呼吁学校改变教育目的,好学生和坏学生都是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再呼吁社会,来个综合治理,对招募童工的企业坚决打击。三呼吁法律尽快完善,对公然违抗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学生家长进行处罚。说的解气啊,我的耳朵都起茧子了。街道大妈屁大点事儿都会向社会呼吁,何况媒体?我天天都能听到这“呼吁”那“呼吁”,“呼吁”了半天,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当然,我们不能期盼媒体去解决什么问题,能说出真相已经是烧高香了。就像我今天听到的另一则新闻,说是某公安局无端没收了某鞭炮专卖商的十一万块钱的鞭炮。人家去要,公安局说:放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变卖了。于是,打了欠条。欠条就欠条了吧,从此你就要不回来了。几年之后,公安局赶上什么活动,对外办公,人家找到了机会,和大一点的官对上了话,终于签订了还款协议。还了不到一万,又没了下文。然而,就是这个公安局,当年获得了群众上访解决率百分之百的好成绩。小本生意,钱不能不要啊,要到了公安局换了领导也没要出来。我就不明白了,抓流氓的人怎么这么流氓呢?
书归正传,我说的是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因为,我有个女儿正在上初三,真实情况略知一二。每次我拿着女儿的成绩单,手都是发抖的。她的成绩在整个年级来说处在中游,事情很严重,情况很危险。因为,整个年级近三百人,升学率百分之三十左右,你能不急嘛。她的班主任很能体会家长的心情,特别是对中游以上的,包括中游的学生和家长给予特别的观照。我感谢老师,在中考之前,给我们的学生家长透漏了一些努力争上游的诀窍:政治和历史没别的,一个字,就是“背”,谁下的功夫大,谁的成绩好(这个我并不陌生,我当学生的时候也是背)。物理和化学尽量去参加课外辅导,两个月六百块钱,不要不舍得花钱,孩子的前途高于一切。数学、语文、英语,短期内提高不太可能,关键看你平时的功底和临场发挥。
我的女儿不上不下,说没希望吧还有点希望(实事求是的讲,希望不大,但作为家长的,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假如一点希望没有,成绩在中下游,我又该怎么办呢?这话我不能回答,应该由我的女儿来回答。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助我的女儿挤进百分之三十的行列,把另一个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挤掉。不用说,六百块钱我交定了。这只是两个月的。而对于整个学年来说,对整个初中来说,这些隐性成本何止六百?何止一万?我有些理解那些没有觉悟的农村的大爷大妈了。不说孩子学习不好,而说学习没用,多体面啊。即照顾到孩子的脸面,也不说自己没钱。我更理解了教育局的干部说出的“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不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而是老百姓的思想观念落后造成的,即给了政府的面子,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多聪明啊。
2007、4、19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一考显本色
下一篇:尊老良知,由老者唤醒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