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前的那个池塘 [原创:游雁]散文
在我们村前,游动着一条东西走向的青龙。在青龙的南侧,(缀挂)着一汪碧绿的池水。这汪池水,差不多正在村落的中轴线上。据老辈人传说:这里原来并没有那汪池水和村前这条河流,只是一片旷野和一条南北走向的宽敞大
在我们村前,游动着一条东西走向的青龙。在青龙的南侧,(缀挂)着一汪碧绿的池水。这汪池水,差不多正在村落的中轴线上。据老辈人传说:这里原来并没有那汪池水和村前这条河流,只是一片旷野和一条南北走向的宽敞大道。这条大道,不知印章了多少代人忙碌的脚印,撒下多少滴辛勤的汗水……后来,生活在这里的先人们便把庄户落在了这条道上;由此,那条宽敞的大道便截出了南、北两段。再后来,这里又有了千年的道走成河之说,南、北两段大道也就成了南、北路沟。自此以后,这里又有了水积成潭之词,就这样儿,一条宽敞的大道,经日、月的演变和辛酸泪水的刷磨,慢慢儿的就改变了模样儿;接下来又把村前积成了一个水滴形状的三角儿潭子。
三角儿潭子里水清清的,看似见不到底,不时的也有一两条锦鳞翻动着水波,吹出泡儿来。
三角儿潭子的西坡沿上,弯着几棵粗大的垂柳。它们把几缕又细又长的柳条儿吊向水面,天上一枝条儿,水中一个影儿,头拄着头,扭动着身子;亲吻着,荡漾着,碰撞着,好似摆动的钓钩儿,欲把鱼谗出水面。
三角儿潭子的东塘坡上,簇生着密密麻麻的芦苇。不必说端午节的黄米粽子熏染着芦草的清香;也不必说菏塘月色下这片芦苇掩映着碧水、莲藕、垂柳,和每年芦花飘飞时那种蜂蝶纷纷去复还的感觉。只那清风拂过,那片芦苇便把整个的身子摩挲得沙沙作响,好似将人带进了高山流水的声韵中,又好似美丽的少女在潭边轻柔的浣着纱袭。
每逢春、夏之季,一些北归的鸟雀便来这片芦苇里安家、繁育。多彩羽毛,俏立苇梢,铃喉脆吟谱春曲。凭栏杆东风醉饮,争万景笙歌狂唱。双双出入,翩翩乘风,比翼双飞画宇栋。雕龙绣凤舞双鸾,莺雀鸣天筵前献。
雨后的池塘,太阳,从云的缝隙里,射出万道光芒。潮漉、漂浮的水雾,描画出对面的天际上七彩之光,整个的天空,都在演绎着那美丽与畅想。
一缕缕虹光描向池柳;梳秀的纤柳,仿似披上一层锦织的纱裳,将那清秀、俊逸、洒脱,披挂在塘堤肩头。梳柳用它那纤纤玉指,拂动出一曲曲天籁的乐章,伴和着琴弦的波动,一只只在空中舞动的红青蜓,翩翩出优美的燕乐霓裳……
一缕缕虹光描向岸边芦苇;在微风中,一簇簇纤细的肢腰“纷披灿烂”,“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腰累累佩姗姗;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①”。芦苇摇曳着优美的舞姿,伴和着清丽的翠鸟嘀鸣,浑厚的玉蛙吟唱,清韵的蟋蟀丝鸣,仿若回雪流风,回天转地。
一缕缕虹光描向池水;碧澄的池水,用它那磊落的胸怀,炽烈的真情,明媚的笑脸,用它那热情的双手,将金光、碧梳、蜻蜓、锦鳞、翠鸟、碧芦……万紫千红,收入腔胸,挽留每一刻,还有那水中玉盏翠伞的碧荷。
我们村前的那个池塘,最让人们痴迷和浮想联翩的季节便是在春、夏之时了。
一个个赤裸裸的、浑圆的酮体裹进潭子,沐浴在碧水中;让那纯净的水滴放荡的、疯狂的,肆无忌惮的舔吻着它们那满身的污浊,甚至连那汗毛透出的孔洞。它们显得是那麽的放荡不羁、无所顾虑,胆大妄为的陶醉着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然后,它们便惝恍迷离的躺下了。
——它们醒了,“呼啦”的一声,散开满头的长发,焕然了一新;是那麽的玲珑剔透、曲线分明、眉目清晰。它们缀着玲珑的珠滴,挂着羞涩,带着腼腆,散发着一阵阵清馨郁腹的体息,托出一朵朵出水的荷花。
1998/7/23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