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说义和

诉说义和

栖踪散文2025-11-24 22:45:28
对于义和这个小镇,我不知道有什么话要说的。在早春的微寒中,我就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义和的一所湖区学校,昂着头仰望出义和的天总是别样的蓝。虽说义和没有扬州的人文,却又散发出人间气象的美。扬州拥有诗人的
对于义和这个小镇,我不知道有什么话要说的。
在早春的微寒中,我就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义和的一所湖区学校,昂着头仰望出义和的天总是别样的蓝。虽说义和没有扬州的人文,却又散发出人间气象的美。扬州拥有诗人的赞誉,义和却有烈士的逶迤。扬州说出来是历史名城,义和说出来是湖湘水城。要数义和,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够形容的。
到了春天般的油菜花季节,文人墨客追寻的是唐诗之格律,纷至沓来,一目远眺,义和却没有留下何许诗篇。
对于我来说,品是义和留下最深记忆的。刚来义和工作不久,以为义和什么都没有,其实在义和这个小镇,什么也都有。
不看义和,以为什么都没有写的,笔下只是一朵干枯的花;真的在义和这个小镇呆的时间长久些,却又有说不尽的言辞。义和的一景一物,一地一水,是可以留下些许文字的;这是因为义和的水实在是太绿了,绿得让人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那么,我能为义和写写什么呢?当我在这个烟雨凄迷的秋季走进义和,我还是决定写点儿文字。尽管,我深知自己的文字很拙劣,很苍白。既然难以形容,我就只能够诉说了。
义和是热情的。濛濛的细雨,轻轻地下,撑一把红雨伞,静悄悄地来到了义和的一所小学,匪夷所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学生家长早早在校园门口迎接着新老师的到来。抬头望着迎接的人,一切都是那样的朴实,自在,随心,散漫。细微处,却又有着不同凡响的气质,静静秘密的幽雅。我曾经走在义和的小街,一排排红砖瓦房,一条长街宛似一条长龙直直的,少见花花绿绿,多是红白相间。没有堂皇的气势,也不见华丽和夸张。走进这样的街巷,走进这样的人家,少了压迫感,少了陌生感,多得是自然,多得是热情。就是待客,也是平常和亲切的。几样特色的鱼,是义和人奉献给荆楚大地的最平常菜料,却能做出别样的口味儿鱼来。比如“水煮鱼片”“酸菜鲶鱼汤”“清蒸喜头鱼”,吃的是自然,品的是自在。
义和是碧绿的。梅花熬过了,雪花飘过了,油菜花遍野的日子随着东风的脚步悄悄地走来了。义和,最耐人寻味的色彩就是绿色。最是那意杨林,千种风情,万般婀娜,就是朴碧的舞蹈,无法让人言辞的。小雨天,拉着女友的小手,在意杨林中寻寻觅觅,近看意杨的枝蔓,错落有致,像一对对情侣拥抱着,亲亲我我,是一片祥和的景致;远望水天一色,再铁打一般的心,也会被意杨中的水浸润着,温柔婉约。等着牵线者唱起婉转的小调,鸟语花香般直到了天上人间。
义和是宁静的。说起义和的静,就要数她的湖了。沿着长长蜿蜒的湖堤,散散地走着。微风处,缥缈的清香如那传来的歌声,犹如暖国的雨,清莹莹的。湖水静静的,让人想起了许多悠悠岁月来!坐在弯弯的小船上,穿着扑簌的布衣裳,懒散地倚靠在船桅上,温文尔雅,像是一座美丽的奇葩。一片湖水,微微风簇浪,我顿觉一篇新的义和文书。似梦思静中,一首手机放的古琴曲流过,静谧的湖水让义和小镇显得幽幽雅雅了。
义和是红色的。岁月好似早已忘记了人们的脚步,烈士的英魂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嘤嘤成韵的林子,夹着一座永久的丰碑,一排排树木无私围绕着季伟烈士,展示着英雄的丹心。“望中犹记,烽火义和路”是红色遍布义和这片土地的足迹。走进陵园,静静地默哀,脸上的严肃带给了烈士,唱起的国歌寄送给了烈士。围着烈士的墓碑,走过了一圈儿,心里觉得是热血沸腾,我总想着为义和这片土地做点儿什么。
义和是缠绵的。弯弯的河堤是厚实的,油油的土地是精致的;粮棉是青幽幽的,湖蟹龙虾是可口的;唱起小调的鸟儿是自在的,夜色朦胧的月儿是缠绵的;春雨是婉转细腻的,思念是绵绵不绝的。写不尽的义和,看不尽的义和,不就一个“缠绵”词么?
即使是一个“缠绵”词,义和是诉说不完的。诉说义和,仿佛读一首长长的卷诗,很清幽;诉说义和,感觉面对亲人,很祥和;诉说义和,就如与友人一起品尝美味的鱼盘,很逍遥;诉说义和,好似“周行碧波上,宛在画中游”,很高雅。
可是,那么一个义和,怎么是一个新手可以诉说的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