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寒轻

晓寒轻

迷人散文2025-08-15 02:39:53
“绿杨烟外晓寒轻”。读到这句诗,脑海里不禁浮出这样的景象:复苏的大地,草褪去了灰褚色,开始冒出嫩绿。树上隐隐约约透出春意来,虽不浓烈,大片的树,远远望去,有了个轮廓,像一团烟雾,朦朦胧胧也泛出些绿意了
“绿杨烟外晓寒轻”。读到这句诗,脑海里不禁浮出这样的景象:复苏的大地,草褪去了灰褚色,开始冒出嫩绿。树上隐隐约约透出春意来,虽不浓烈,大片的树,远远望去,有了个轮廓,像一团烟雾,朦朦胧胧也泛出些绿意了。春晓,薄雾浮在眼前,空气中还有些未散去的寒意,“晓寒轻”似乎就该是这样的景象。
而现在,我想描写的是另一种风味。在学校不远处,你站在路口,远远的,依稀的,就可以看到我所说的“晓寒轻”的景致。
那是几棵梅树,会注意到它们,完全是语文老师提到学校附近有几棵开得不错的腊梅。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我,自是没找到那条我死活记不住名字的路,也自然找不到那几棵令我念念不忘的腊梅,可也无意找到了这几棵梅树,也算是种补偿吧。
我印象中的腊梅是黄得热烈的,这几棵梅树就清淡了许多。几棵淡粉色,几棵淡绿色,淡得逼近于白。它们就那么淡淡的开在那儿,像是用水过了几遍的水粉颜料,一不小心,滴了一滴在宣纸上,立刻晕开,衣袖又不经意地抹了一下,颜色就更加寡淡,在背后青葱的树木的映衬下,柔弱、娇嫩更是不必说。“轻”啊,由此而显露出来。
而那梅花,花瓣只有两三层的样子。我见过秋日怒放的菊花,不知那是什么品种,白色的花瓣,一层一层落下来,卷曲着,延伸着,像几层的奶油蛋糕;又像沉积岩,层理清楚,堆叠着;更像一件精美的晚礼服,层层落下,有“清水出芙蓉”的美感,又有“天然去貂饰”的动感,雍容、繁华。但,那不是梅花,梅花不似那般华贵。我也见过春日里开得极好的桃花,粉粉的,一棵树满是的,远看仿佛是一朵粉色的云缓缓升起。桃花倒简单,只有四五片花瓣,风吹掉了一片,露水打下了一片,鸟儿震落了一片,孩童闹丢了一片,孤零零的,只剩下一片在枝头,也不知道在翘望着什么,那么孤寂,最终也免不了“零落成泥”的归宿。还好,这不是梅花,梅花屹立着,花瓣也坚忍,两三层,恰到好处。
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来写梅花,最经典的应归于“墙角数枝梅”这首,梅花大多是与寒冬相联系的。而这几棵梅树的的确确是在过了立春之后才令我驻足的。有人说,迎春花是春天的信使,我却觉得这几棵梅树才当之无愧,当天还“寒”时,它就隐隐感到暖意,已经褪去冬寒,知晓寒轻了。
不说,“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绿梅枝头”“春意”也是“兴”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