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语文老师

我的一位语文老师

三连冠散文2025-11-14 18:57:07
一天,偶然听到了一首大提琴《殇》曲子,这首《殇》曲子很忧伤,象似缓缓淌着一个过去的悲哀的故事,大提琴本来就很深沉,刚好这样的音色把音乐渲染的更加忧伤,在零星清脆的竖琴伴奏下,幽幽的提琴声如低低的呜咽,
一天,偶然听到了一首大提琴《殇》曲子,这首《殇》曲子很忧伤,象似缓缓淌着一个过去的悲哀的故事,大提琴本来就很深沉,刚好这样的音色把音乐渲染的更加忧伤,在零星清脆的竖琴伴奏下,幽幽的提琴声如低低的呜咽,诉尽离愁别恨,感伤的旋律令人唏嘘,感觉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悲欢离合。
受这忧伤音乐的感染,不免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这位老师也是家父的一位好友,老师是解放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即将寻找工作时全国解放了,被政府分配到了一个厅级单位工作。
听父辈们说,老师在60年代初,只因喜欢文学写得抒情小诗一首,发表在一个杂志上,就触犯了所谓当时的社会主义,加上老师的家庭出身不好,给老师代上了一个右派分子的帽子,随即老师就被贬到了我们这个偏僻的小集镇的一所中学教语文。
老师来到这个小集镇后,遇上了我的家父,他们一见如故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老师常常与家父交谈至深。从此,我们家兄弟姊妹都是他的学生,受他的知识颇深。后在文革时期,象老师家庭出身不好,还是个带帽的右派的臭知识分子,都是难逃苦难的命运。其所,在文革时期我的老师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运动中再度提起老师的那首抒情小诗,再次定为是反社会主义的诗句,接着就把老师从高新降到了最低级别,老师为这一不公正的待遇,又写了一首小诗,是以《大提琴》为题,“从大提琴改拉小提琴”这是第一句,后面的我都不记得了,但老师的这首诗的诗意我记得,就是说,把他从高新工资降到了最低级别工资,无缘无故的处分了他,实在是令人不服,以借大提琴来抒发内心的不满,诗的大至意思是,小提好听而小提琴要比大提琴容易学,而大提琴不但难学更难拉好,老师是在说,我的高新工资是来之不易,付出了寒窗苦读与多少的艰辛,凭一首平常文学上的抒情小诗就处分降新,实在是想不明白。于是老师对当时的不满就激愤写下了《大提琴》的诗句。
后来,因老师写下《大提琴》的诗句,在当时的文化革命运动中,那些所谓红派对老师的及为不满,更是借题发挥,把老师从这所中学赶了出来,赶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农村强迫劳动改造。
当年老师的不幸遭遇,受了很多的苦,我们做学生的一点不知情,过了许多年后,我也工作了,在一次偶然,在我们县城遇上了师母,一问才知道,那些年老师一家过的是很苦很清贫的生活,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农村里真落后啊,连一辆汽车都没有,在简易的公路上跑的拖拉机都是很少看到。老师有一个与我一般大的小儿子,我们常在一起玩耍,他儿子可聪明啦,什么东西看一遍就能学会,只因受他父亲的影响,那么一点点大也跟随他家人去了农村,据师母说,在他十六岁那年,突然犯病,因隔医院很远那时又没有车,只好用人抬着送进医院,但已经晚了没等到抢救,老师的儿子死于急性阑尾炎……,唉,在那个年代,真的好无奈呀。
后来在90年代初,在我们县城遇见了老师,他的样子已经很苍老了,一问才知道,他老人家和师母与唯一的女儿住在这个城市里了,问及近况时,老师告诉我,在80年代末政府为他平反了,恢复了老师的一切待遇,并且补偿了他以前的所有工资,老师继续从事他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了许多的有才之士,是我们县出了名的优秀教师。当然,老师的晚年是很幸福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