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你同行,春暖花开
1999年8月,时值乡镇机构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我从文化站被分流到一所乡镇幼儿园任教。虽然经过几个月的岗前培训,但由于是半路出家,在教学上我深感经验不足,困惑很多,压力也很大。慈祥的老园长伸出了援手,
1999年8月,时值乡镇机构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我从文化站被分流到一所乡镇幼儿园任教。虽然经过几个月的岗前培训,但由于是半路出家,在教学上我深感经验不足,困惑很多,压力也很大。慈祥的老园长伸出了援手,找我谈心。在他的建议下我报考了电大小学教育专科班,毕业后又读了淮北煤师院本科班。他还给我介绍了一些教育教学报刊。就这样我边学边教,不断充电,慢慢适应了教师角色。2008年的一天,老园长又给我介绍了一位新朋友——《中国教师报》。我被上面的文章深深地吸引,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创新课堂、教师论坛、班级在线、新课程、新观察、阅读、海外、对话等一个个内容详实的版面,让我眼界大开。从此,我便与《中国教师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每周,我都会期盼着《中国教师报》的身影,一到手便废寝忘食地阅读学习。《杏林春晓》里一篇篇隽永的文字滋润了我的心灵,《新观察》以犀利的笔墨触动了现实教育的痛处,《班级在线》让我在班级管理中如鱼得水。在《阅读》中我找到了同感,在《政策直通车》里了解了教育时事……尤其是一些幼儿教师的教学心得,让我茅塞顿开,在教学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对于这样一份“零距离贴近教师”的报纸,我不仅反复看,还做了认真的摘抄。书桌上被我命名为《中国教师报美文荟萃》的摘抄本渐渐变厚,我的知识储备也日益丰富起来,更重要地是我对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把大家的智慧吸收转变为自己的思想,溶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为了能在网上及时看到《中国教师报》的内容,我买了电脑装上了宽带。从此,每周三、四登陆《中国教师报》网站,成了我的必修课。在这里,特别想提及的是《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它为更多的同仁搭建起交流的桥梁。通过自由发帖、跟帖,展示各自的思想和见解。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尽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慢慢地,看的多了,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几年来,我在《阜阳日报》、《亳州晚报》、《颍州晚报》、《太和教育》等市、县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及教育叙事二十余篇。撰写的教学论文也获得了奖励。但因为才疏学浅,一直没敢向钟爱的《中国教师报》投稿,毕竟它是国家级大报,是全国数以万计教师心中神圣的殿堂,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孩子王,深感自己的拙作难登大雅之堂。尽管如此,我还是把能在《中国教师报》刊发自己的文字,当作今后的奋进目标。
蓦然回首,与你相伴已有六年的光阴。多年来,你如良师帮我解疑答难,你如益友助我走出困境。与你同行,让我的专业成长之路诗意盎然;感谢有你,让我的教育人生一路春暖花开!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