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让我们的孩子羡慕些什么

该让我们的孩子羡慕些什么

春化杂文2025-07-15 08:37:26
在《知音》杂志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谁将51名少女推向深渊,说的是中原油田艺术高中等中学女生“卖淫”事件。编辑加了这样一个题记“群丑图,是人性的失守与道德的沦丧。”中学小女生,梦想成为超女,被超女选拔赛的
在《知音》杂志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谁将51名少女推向深渊,说的是中原油田艺术高中等中学女生“卖淫”事件。编辑加了这样一个题记“群丑图,是人性的失守与道德的沦丧。”
中学小女生,梦想成为超女,被超女选拔赛的承办人作为贡品敬献给他的财神。个别受害的女生居然转换角色,诱骗拉拢其他同学加入“卖处”的行列。她是这样说服其他同伴的:“人家很有钱,而我们有了钱,买名牌衣服呀,时尚手机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如果说最初因为虚荣上当受骗迷失自己是无知的话,那么从受害者到后来帮凶的这个过程,就只能用沦丧道德、人格尊严的沦丧来形容了……
50多个小女生,其实应该不是很小了,作为中学生,最起码的人伦道德底线应该知道吧,但她们没有!谁之过?骗子们的过错?还是素质教育的过错?
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美德,就这样轻而易举输给了“超女”的诱惑。
现行教育除了升学,除了攀比考几个北大清华。最应该教会孩子的是什么?我们的孩子脑子里整天思考的又是些什么?
前几年,我们这里的家长都喜欢让小学毕业的孩子到高一级重点中学上学,这些学校学费昂贵,能够上得起的一是学习特好的,二是家里有钱的。学校的条件好,上学的孩子们生活优越,周末返校都是车接车送,中学的孩子也是名牌包裹。孩子们到了哪里,感受到的不是重点学校让人羡慕的教学质量,和家长的苦心,孩子们说的最多的是周六校园里那个家长的车子档次高,班级里那个孩子衣服发型酷,谁谁谁的“装备”上档次。家里生活差一点的孩子,即使学习很优秀也感觉心里不舒服。
作为中学生,孩子们谈论、关注、模仿、羡慕的应该是什么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学习吧。事实并不是这样。孩子们被电视新闻媒体天天宣扬的快餐名人迷惑住了。以为他们的样子就是人生应该有的样子。
一个人的思想基础取决于他接受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社会周围的舆论导向也很重要。这些年,看看我的传媒界都在标榜些什么?
孩子们是一张白纸,我们在上边涂抹些什么呢?我们给孩子们树立了些什么榜样?我们让我们的孩子学什么呢?
过去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到现在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在。俗语说:看样学样!这些年,在思想道德人伦教育方面,我们的学校做的还很不够,我们除了分数以外,给孩子的营养——精神的营养少至又少!老师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定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也是至少考上什么什么?
当然这些话无可厚非,只是对于孩子,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应该是他们的思想和品质!其实纵观人类社会,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可以无才,他一定不能无德,否则他的才华只能助长一些邪恶!
做一次社会调查,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羡慕和崇拜的偶像都是什么?
恐怕娱乐名人占绝大多数吧。这里不光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整个社会舆论导向的问题。我个人以为“舆论导向”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小时候我们心目中只所以崇拜英雄,崇拜科学家,崇拜劳动者,甚至掏大粪的工人都被作为劳动光荣的代表而被全国人民学习传颂。那时,社会崇尚的,主流媒体宣传的都是这样积极向上,默默无闻,踏实奋斗的事例,大家心目中,特别是孩子心目中从小就埋下了是非的种子。
教孩子明白事理,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抛却浮华的快餐成功个例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教育任务。虽然这个早已写在书本上,作为德育教育任务安排在教师教案里,但真正效果如何?
孩子毕竟涉世太少,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包括整个社会,面对它们的未来,面对今天这样人性伦理缺失的现状,应该作何打算?
孩子没有是非标准不是孩子的错,社会应该负这个责任!主流媒体应该负这个责任!少搞一些浮躁选秀和招摇,还孩子一片真正纯净,高尚的道德感悟空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