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不是个好学生

子路不是个好学生

亭塞杂文2025-07-21 20:16:50
孔子一生培养的弟子有三千余人,身通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的学生有七十二人,子路就是其中之一,他同时还名列“孔门十哲”,然而翻遍了一部《论语》,用现在的眼光看,越看越觉得子路不是个好学生。作为学
孔子一生培养的弟子有三千余人,身通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的学生有七十二人,子路就是其中之一,他同时还名列“孔门十哲”,然而翻遍了一部《论语》,用现在的眼光看,越看越觉得子路不是个好学生。
作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包括尊重老师的私生活。子路却完全不懂得这一点,喜欢干涉老师的私生活,甚至当面表示自己的不满,常常给老师脸色看,《论语》中,多处出现“子路不悦”这四个字。《论语?雍也篇第六》记载这么一件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的政权,有淫乱的行为。孔子为什么去见这么一个行为放荡的女人,当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可非议的,偏偏子路不干了,嘟嘟囔囔,满脸不高兴,他怕老师“一失足成千古恨”,非要老师解释清楚。孔子又羞又恼,只好跺着脚,手指着上天,气极败坏地发誓说,我以我的人格担保,我是清清白白的,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老天爷谴责我吧!让老天爷谴责我吧。孔子无非就是去见一个女人嘛,关子路什么事?当老师的要见谁也没必要向学生汇报吧,其他学生都没意见,就子路有意见,这不是给老师难堪吗?子路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去,估计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当领导的是绝对不会选择子路这样的人当自己的秘书或是司机。领导也是人啊,也有七情六欲,该潇洒时就潇洒,该放松时就放松,该养情人时就养情人,该受贿时就受贿。当秘书当司机当下属的,这时就要变成瞎子,变成聋子,变成哑巴。领导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当下属要替领导藏着掖着,甚至代领导受过。都像子路,吵吵嚷嚷,弄得地球人都知道,领导还怎么当?
孔子有一天发牢骚,说如果他的主张行不通,他就要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并表示能跟随他的只有子路一人,子路听了很高兴,没想到孔子又说,因为子路只有勇力,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也难怪孔子这样评价子路,子路的确只有一身蛮力,木头疙瘩一个,他实在不懂得报答师恩,不懂得随时随地塑造老师的光辉形象。楚国有个大夫叫叶公的,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平时跟孔子争辩起来那话就像机关枪嗒嗒响的子路,此时竟然一个字也答不出来。气得孔子指着他的鼻子训斥道:“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退一步说,即使子路没办法用排比句把老师说得这么好,但胡编乱造老师几句好话、几个优点,总该会吧,他可以趁机向外人宣传宣传自己的老师,提升自己所在学校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万一叶公是受楚王的使命来进行民意调查,拟提拨孔子的,岂不是白白失去了一个把孔子推出去的机会吗?现如今,领导要提拔了,上级来人搞测评,当下属的哪个不挖空心思,极力美化领导的光辉形象?优点多多缺点等于零,只恨不得把领导的祖宗十八代也拖出来颂扬颂扬,哪有像子路这样冥顽不化的学生,一点都不替老师着想,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爱出风头,张扬个性,喜欢与老师抬杠,这也是子路作为学生的不足之处。有一次,孔子与学生们闲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远大理想,其他人都低着头做深思谦虚状,子路却急急忙忙地站起来发表高论,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只是冷冷一笑,懒得理他。子路是那种直肠子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说话不懂得经过深思熟虑,掐掉一些锋芒,留下许多圆熟,所以往往不是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嘲笑就是不经意间就伤害了人家。他不像冉有那样谦和有礼,也不像公西赤那样的虚怀若谷,更不像曾皙那样的超尘洒脱,他总是急于把自己头脑里面想到的东西发表出来和大家共享,他是个爱出风头的学生。孔子曾经对子路大喝一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第二》)简直是揪着子路的耳朵教训他,孔子教诲学生何曾如此严厉,子路算是第一个。设想当时情形,肯定是子路在同学中夸夸其谈,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显示自己飞扬的个性,孔夫子他老人家实在看不下去,才出面制止了子路。子路不像其他学生规规矩矩,他老爱与孔子抬杠。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国君请老师去治理国家,要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老师你真是太迂腐了。”孔子十分不高兴,直呼其名骂他:“仲由,你真粗野啊。”子路没经过老师的同意就派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认为子羔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就去从政,会害了他自己的。子路不服气,梗着脖子争辩:“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长叹一声:“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在这方面,子路应该向颜回兄学习学习了。颜回听孔子讲课,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老师说什么,他总是点头曰“诺”,在老师面前,一副愚钝的样子,就算有天大的疑虑,也是默默地咽下肚,回家后自己内部消化,孔子眼中最好的学生就是他了。
孔门弟子中,子路总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孔子对子路忧心忡忡,他当着子路的面,对其他几个学生说,仲由老是刚强,只怕不得好死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