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不出的藩篱
“他们的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咿咿呀呀的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上海就是这样一把游离于传统与现代的胡琴,张爱玲也用这样的一把胡琴唱出了多少苍凉故事,展现了
“他们的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咿咿呀呀的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上海就是这样一把游离于传统与现代的胡琴,张爱玲也用这样的一把胡琴唱出了多少苍凉故事,展现了多少凄清的风景。回想中国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代,在西方文明的积聚熏陶之下,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根深蒂固于很多人陈腐的脑袋里。使得那个看似风平浪静的上海,却有暗波汩汩涌动。而几千年臣服与男权社会的中国女性,内心又将掀起一场怎样的革命呢?
(一)
女人,就像漠漠荒原里绽放的簇簇花朵。美丽,凄清,而带着无尽的苍凉。这种美或许让她们因此而更加扑朔迷离,似幻似真。穿过中国历史的层层雾霭,在男权极度盛行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几乎丧失了做人的基本权利,没有生命个体的自由,在思想深处的那点对自由向往的意识,姑且只能唤作潜意识。直到近代女人才仿佛从睡梦中觉醒,意识到生命的自由,个性的解放。意识到原来生活不只是作为男人的陪衬,而是有更为广阔的世界。
有人说:“张爱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包裹在历史尘埃中的繁华都市和光影时代,窥视她就等于窥视了无法触摸的时光”这话不假,从她的文字里,我仿佛看到那个时代的光和影在隐隐跳跃。
《倾城之恋》中,张爱玲重点塑造的女性形象是白流苏。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上海,一座穿梭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多元化城市。流苏的聪明与敏锐造就了她比同时代的女性活的更为艰难,也使她在洞悉世事之时,精神上更为寂寞。小说里,在张扬以家庭为中心的集体价值的中国,流苏却受到西方张扬个性,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观的影响。面对前夫,她勇于提出离婚;社交上,她会跳交谊舞。这足以显示出她的现代意识和对西方文明的汲取。
可是要走出沉重的藩篱,找到生命自由的绿荫,又是荆棘重重。在封建思想十分浓郁的家庭背景下,小说张显了个人主义。我深深的感到文字里面的阴森气息,自私,冷酷,无情。人与人之间,只有金钱变成了最为实际的东西。离婚八年的光景里,流苏在娘家受尽了欺凌。三哥在挥霍完流苏的钱后,便说:“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话到此,其实以容不下这个六妹了。或许这还可以麻木一点,姑且看作传统对女人的约束。可是,无法否认的是亲情在这个家里几净荡然无存,除了还剩下一点共同流淌的血液以外,还剩下些什么呢?欲望。现实的功利最终取代感情的维系。娘家的衰败,她却被骂做在“扫帚星”“败家子”。就如她自己所说,她的确是六亲无靠。
尽管如此,身处家庭围攻的流苏,仍然怀着一点点希望,对于白老太太,这个给她以生命的人的一点期待,哪怕是一句敷衍的话,只是这点幻想也破灭了。她感到“她所乞求的母亲和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无法穿越,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没有人投过来一束同情的目光。生命的价值在此似乎已不及物件。
一个孤独的女人,没有了亲情,还剩下什么?白流苏,美丽纤巧,还挂着西式洋装。心中却有着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苍凉!作为一个女人,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脱离了家庭,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那么不依附于男人,她似乎没有别的法子去寻求生存。在此,不堪家庭围攻之时。她选择的不是解放自己,从思想上找回真正的自我,通过自身努力,重获自由。而是回到原有的圈子里——婚姻。这样的选择产生的根本原因大概是骨子里的封建气息在作怪。大概是生命无法理想化,于是就将理想生命化。这样或许身体的确轻松了许多吧。而人类思想的悲剧历史,就在于理智最终屈服于现实,为现实的欲望服务。于是流苏走不出生命的藩篱,走不出女人的宿命!
(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范柳原口里的话,我一直对其持怀疑态度。
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已经带上了鲜明的功利色彩。他对她的吸引只是财富与地位的吸引,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她是为了寻求经济支柱。范柳原也通常只是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流苏不过只是他脚底下的另一撮泥而已,对于踩下的泥,轻轻的走过,无须担待任何责任,范柳原的爱情观让人觉得可怕。他们的感情已经走上了不正常的轨迹,污浊的世俗气息极其浓郁。
只是流苏却不是范柳原可以轻易踩下的泥土,因为她是为了寻求有法律保障的婚姻,从而抓住一棵摇钱树。所以面对范柳原,流苏一直有一棵清醒的头脑。“范柳原真的喜欢她吗?那到不见得,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谎的。”流苏面对倜傥的范家少爷,感情并不盲目。尽管无法取得有爱情的婚姻,她也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免没有婚姻,却有了感情。
歌德说:“人们会遭受许许多多的病痛,可是最大的病痛乃来自义务与意愿之间,义务与履行之间,愿望于实现之间的某重内心冲突。”范柳原心中的矛盾就在于此,一个不愿承担任何责任的男人,面对肥沃的土地,他一如往常一样,欲轻轻踩下。而白流苏不是可以轻易踩下的泥土,她要的是婚姻。而他要她,却不愿意娶她。对于范柳原这个浪荡公子,内心便有了新的矛盾冲突。一种个体生命欲望与社会律令的冲突,感性生命与理性律令的冲突,理想生命对现实律令的冲突。他害怕婚姻的束缚,害怕承担责任。美丽的女人就像一束乐人眼帘的玫瑰花,在满足男人的虚荣心时,仍可以束之高阁。待其花残叶败之时,可以丢之而不顾。
自私的男人与自私的女人彼此各有其自私,为了一场无言的战斗,各不愿退让。他只愿她做他的情妇而已,不是妻子,而她要的是婚姻,这一社会律令去套住一个摇钱树。白流苏从上海到香港,再从香港回到上海,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让她陷入了更尴尬的境况——家庭的压力!这是她屈服于他最痛苦的成分,并非是范柳原的风度和魅力。一个孤独的女人,一个无助的女人,虽也极度渴望个体解放,可是骨子里的封建血脉让她选择了去依附于男人。目的于是跟着手段走了。在巴而顿道的房子里,她犹如一只金丝雀,独守空房,望尽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