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片片声凄凄
又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公墓是常去的,只是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其他牵挂。这几日检查公墓应对清明节准备情况,去了几次。墓地是人生的终极,扫墓是生者每年都要做的。祭扫是为了紧一紧逐年松弛的牵挂
又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公墓是常去的,只是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其他牵挂。这几日检查公墓应对清明节准备情况,去了几次。墓地是人生的终极,扫墓是生者每年都要做的。祭扫是为了紧一紧逐年松弛的牵挂,拉一拉生者与逝者之间无形的情线。早春的寒意如幽灵般在墓地上空盘旋。树轻摇,“梨花”轻舞,老妇人凄凄的哭诉埋怨在鞭炮声中尤显悲婉。石碑上的遗像显得比老妇人年轻而又祥和,始终微笑着注视着妻子儿女。这墓地深深的孤寂,又怎是这几天的人声车声鞭炮声所能驱赶的?而浸渗在扫墓者心底对地下亲人的刻骨相思又岂是这几天所能表达得了的?
一位戴着墨镜的少妇进入我的视线。一身黑色衣裙,一束白色鲜花,少妇一个人静静的立在石碑前。我知道那墨镜后面的双眼一定幽怨凄楚的注视着石碑上英俊的青年男子,眼眶里一定噙满了泪水,只要一丝风,就会涟涟落下。少妇垂立的手默默抬起伸向相片,突然就跪下把头枕向相片失声痛哭起来,那哭声撕心裂肺,惊风泣雨。一个人若死后能被人这样凄婉悲泣牵挂着,还有什么不能瞑目呢?
如果逝者的忌日当做生命的定格,那么若年以后,当少妇也奔赴黄泉与先夫相遇,那岂不是一个俊朗年轻,一个垂垂老矣,那男子还会看得上她吗?又或者还未等后者来,早已与女幽灵恋爱成亲了,那么后者去后是否会后悔现在的凄哭呢?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那么冥界的婚姻登记管理部门一定机构相当庞大……我为自己的荒唐哑然失笑。诚然,这样的想法是不能说出口的,是不对的。
墓冢最贵的三万,最便宜的不到一千元。听着所长的介绍,心中不觉凄凄,有些语塞。平等是生者一直在追求的,男女之间,人与人之间,为了追求平等,发生了多少战争,牺牲了多少人的生命。生者,无法平等共存,死后,依然会根据生前的生存条件去选择一块墓地。人生就是这样悲哀,逝者多年依然被烙上生的烙印。
其实,“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死,不过是生的句号,一旦句号画圆,墓地有无与否,贵贱与否,大小与否全然不重要,那存放生命残存物质的地方无非是生者赖以寄托哀思的最后依托,睹物思情而已。为何要拘泥与形式呢?水葬、天葬、土葬、火葬不都只是形式的区别吗?散墓、公墓,花岗石墓、水泥砖墓,不过是生者的哀思有个去处而已。即便是帝王皇陵,又有几座保存完整。那闻名于世的鬼城,说迁就迁了,谁见过永久的墓地?生命从无到有,从出生那一刻,我们就捏着了前往冥界的车票,殊途同归,消亡才能成永恒。墓地也一样,有墓无墓,有碑无碑,土葬火葬,其实铸就的是同一种前途。心有所牵时,盛一碗清水,点一炷香烛,抑或什么也没有,唯心祭。古人可此,况今人?
临行时,又是几辆豪华轿车停在了公墓停车处,车内出来三三两两衣着光鲜手捧鲜花的男女。突然刮来一阵风,尖冷尖冷,溜滑过肌肤时冷飕飕的感觉犹是亡灵的触摸。一首诗在脑中浮现:南北山头多墓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如白蝴蝶,泪血啼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归来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