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间

情理之间

体育摄影散文2025-07-05 19:10:50
《流浪者》三十年前的电影了。最难忘里面的一句对白。法官说“法律不承认良心”。丽达迅疾回答“那么良心也不承认法律”。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有意思的话,一下子就记住了。法律和良心是这样,情与理之间,我认为也是
《流浪者》三十年前的电影了。最难忘里面的一句对白。法官说“法律不承认良心”。丽达迅疾回答“那么良心也不承认法律”。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有意思的话,一下子就记住了。法律和良心是这样,情与理之间,我认为也是这样。
中国人是最讲究情分情义的民族了。一个人通过打拼获得某方面事业的成功,一般不愿意交给非亲属打理。不像国外的交给经纪人。于是,一个个大小厂子公司,都是家族型企业。这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看看早年的徽商浙商什么的,莫不是如此。如果家族中人没有能够胜任的人物,磕头换帖的,弄个异性兄弟,也强于交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说起磕头拜把的兄弟,最有名的就是在桃园里烧香跪拜的那三个人了。一个“织席贩履”的中年人,只因为姓刘,便产生了种种浪漫的理想并一直将这个理想付诸行动。虽然他的行动还没有一点点的胜算。孤身奋斗,难以成大事。他需要帮手。卖绿豆的红脸汉子相貌堂堂,卖肉的屠夫勇猛威武。这两人真是自己的寻求啊。于是,漫漫桃花雨下,三个人有了一次割头换交的对拜。这一拜,拜出了惊天的传奇!
拜把子兄弟,不同于亲兄弟,在情意之外,还有义字相随。正因为如此,“义”的代表,就在这三人中横空出世了。关羽,中国历史上第一“义”人。他是不是毫无瑕疵地保持“义”的行为呢?显然没有。众所周知,在和刘备失散以后,不得以他被曹操收留。曹操是谁?刘备的生死对头。曹操知道刘备的英雄气质,青梅煮酒,吓得刘备“花容失色”,差点露馅。他以为的低调,在曹操眼睛里,就是玩儿。
为了找到义兄刘备,关羽不得不屈居在曹操手下。他心理上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想法:降汉不降曹。所以,名义上的汉朝,给关羽以心理安慰。他努力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汉寿亭侯”是他最大的封号。大汉的侯爷!他为什么敢这么做?我想,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对刘备的了解。或者说是缘于刘备对关羽的信任。没有信任,换一个老板,谁敢?
同样,刘备也给了张飞一样的信任。当阳长阪桥头,张飞一声断喝,吓退了百万兵。这是书家的夸张,表现了张飞的神勇。“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张飞声如巨雷,堂堂正正,吓得曹操回马就走,众将跟着一起西奔,弃枪丢盔者不计其数。刘备赢得了时间,顺利逃跑。这还没完,曹操喜爱的夏侯杰,常常被曹操在征战时带在身边。张飞连续的三声大喊,居然把夏侯杰吓得心惊胆战,跌下马来摔死了。
刘备的这两个兄弟,果然人中龙凤。他们相互之间的兄弟深情,在跪拜的那一天已经铸就。拜完了把子,三个人经常同榻而眠,比通常人家的亲兄弟关系还好。刘备善哭,男儿的眼泪,自有感人之处。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杀后,奔波几十年好不容易成功的刘备,忘掉了所有,只有一门心思要报仇。他听不进诸葛亮等人的苦苦相劝,带着几乎的全部家当报仇去了。陆逊的一把大火,七百里联营化为灰烬。为情起,为情灭。
相反,曹操的手下,搜罗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不管是为了汉还是为了魏,集中到了曹操麾下。只是,他们不是磕头兄弟,凭借政策制度的原因,汇聚到一起。就像潮起潮落一样,合得来就走,合不来就离,反而,曹魏篡汉,笑到了最后。
历史留于后人说。情和理,孰是孰非,谁能说得清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