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莲花湖之行

我的莲花湖之行

说不过去散文2025-05-01 18:48:30
一铃声响了,电话那头传来如凝熟悉的声音:“飞龙哥,国庆节到康定莲花湖旅游去不?那里海拔不高,只有3600米,还没有我们荥经牛背山高呢!”国庆临近,到哪里去度假呢?这个问题在国庆前10天就在考虑了,一时

铃声响了,电话那头传来如凝熟悉的声音:“飞龙哥,国庆节到康定莲花湖旅游去不?那里海拔不高,只有3600米,还没有我们荥经牛背山高呢!”
国庆临近,到哪里去度假呢?这个问题在国庆前10天就在考虑了,一时无法决定。如凝的提议,让我为之一动,但还是不敢贸然答应她,因为我有过高原反应的记录,那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体会得到,轻者,头昏胸闷;重者,头胀欲裂,呼吸困难,甚至鼻血长流。想起今年二月到海螺沟的经历,高原反应那痛不欲生的惨状,至今仍心有余悸。回到家里,老婆向我提起到莲花湖旅行的事,说是已经答应如凝了。这如凝,居然把我老婆的工作都作通了。想起莲花湖巨大的诱惑,自己动摇了。好在如凝给了我一盒红景天,据说对抗高原反应反很有效。好嘛,那就到莲花湖去吧。
为了这次出行,我们一家新购置了帐篷、睡袋、专用背包、冲锋衣裤等装备。就在临行前两天,如凝打来电话,说是感冒在打点滴,去不了了。哎,少了如凝这只百灵鸟,这一路上的说笑也就减少了好多。我的心情好受影响,兴致也下降了许多。

10月2日。早晨5点起了个大早,7点前开车到雅安与大部队汇合,整个队伍31人8辆车,车窗前后贴上标有“雅安探雅户外旅行”标志的车号。7点30分,8辆编好号的车从雅安依次出发。一路上,318国道上出行的车子一架接着一架,都是趁国庆大假出来度假的,我们的小车队汇入了这个巨大的长龙。
天开始下起了小雨,为旅行增添了一丝不确定的担忧。很快,车队穿过天全县城,开始在二郎山的山路上盘旋。二郎山,这座横亘在汉藏民族之间的界山,因一首“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的歌谣而闻名全国,其高拔险峻和幽美如画的风光不知醉倒了多少游人。在二郎山隧洞打通前,此段川藏路是进入康藏的第一道险关,山中沟壑不只吞噬了多少行人和车辆。隧洞打通、车道加宽后,此段已成为官方标榜的样板路。话虽如此说,但行车一样不能掉以轻心,仍须小心谨慎。
车队队长,人称李队,30出头,皮肤黝黑,1.76米个头,壮实敦厚,为人细心周到,是此次旅行的组织者。李队不时用对讲机提醒各车驾驶员保持车距、注意安全。平时都是我开车,此次变成坐车,让我更有闲情饱览沿途风光。
雨中的二郎上,别有一番风味,随着山势增高,毛毛雨变成了小雨,雾气越发厚重,温度也逐渐下降,能见度不到30米,大家的心情也随着雨雾的增加而更加凝重了。间或路上的雾气荡开,山岚在林壑间流动,亦真亦幻,恰似一幅幅水墨画。峭壁上常常有飞瀑直泻而下,有时,旁路的飞瀑甚至将水花溅到了车上。养眼的美景让凝重的心情得以舒缓。8点30分,依稀看到了二郎山隧洞,李队在洞口前收拢车队,各车开始依次过洞。二郎山隧洞总长4176米,隧洞的打通,减少了最高最险最弯的30多公里路程,使翻越二郎山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天堑。
车刚驶出洞口,一阵炫目的光亮让人猝不及防,洞口这边是甘孜州泸定县,一山之隔,山这边是艳阳高照,山那边却是愁云密布,让人真切体会到什么是阴阳两重天。二郎山以北,气候干燥,降雨偏少,山上植被稀疏,地貌泛黄,与山南气候湿润、林木葱茏成强烈对比。泸定县,因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扭转危局而载入史册,但不是我们的目的地。车队跨过咆哮的大渡河绕城而过,直奔康定。

上午9点40分,车队抵达康定。一首“康定情歌”让康定闻名遐迩。作为甘孜州首府,康定城的建筑风格已零星呈现出藏式风格。夹在两匹大山之间的康定城,给人以局促、险恶的感觉。稍作休整,伴着“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的曲子,车队顺一条穿城而过的折多河而上,开始翻越折多山。折多山,海拔4300米,一年之中有八、九个月大雪纷飞,是我们此行要翻越的第二座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植物种类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浅草到荒漠冰川逐级变化。山下的小雨也过渡到山顶的冰雹夹雪,让人充分感受到植物多样性和一山不同天。山顶有藏民用片石垒砌的尼玛堆,还有在寒风中猎猎招展的经幡似在提醒游人,你已经进入藏区了。
11点过,车队进入山地和草原的混合部,一座座藏式民居映入眼帘。藏式楼房很有特色,幢幢都像是微缩的布达拉宫。往往是一座藏式楼房周围圈着一大片草场,几头或几十头牦牛散放其中,悠闲地吃着草。好多自驾游客经不住诱惑,立马停车在草场里支起了五颜六色的帐篷。恍惚间,在蓝天白云之下、浅黄色的草坡之上,一个个小黑点在移动,仔细一看,原来也是牦牛。车队不时停下,相机的咔嚓声不绝于耳。大姑娘小媳妇发出阵阵尖叫,好不惬意哦。每当此时,李队不时提醒大家上路,艰巨的路程、更美的风景还在后面等着我们呢。
中午13点,车队抵达新都桥镇。有一部分游客在新都桥住下,迫不及待地体验藏式民居、品尝藏餐,祈盼在朗日的清晨能远眺巍峨的贡嘎雪山、观赏梦幻般的日照金山。此处向右是到塔公草原,向左,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莲花湖。车队左拐继续往塔坑乡和普沙绒乡进发,还有60公里路程就可到达林场——我们下榻的第一站。开头一段路是油路,再往里走,就是碎石和土路,路面还算平整。路基本沿河谷而行,山势越来越高,山间路旁不时出现藏式聚落,藏式聚落中每每可见北京石景山公园内的白塔式建筑。有藏家小孩见到车队,立马站在路边向车队举手敬礼。开头还以为是特例,谁知,往后遇到的几乎所有在路上行走的小孩都向车队敬礼。遇到小孩多时,他们还分成两边站立敬礼,形成夹道欢迎态势,目送我们远去。藏族同胞的淳朴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顾寒冷,摇下车窗,向所有的孩子招手。
随着山势升高,草原开始向森林过渡,路边溪流不断。有人居住的地方,小溪上立着一个个独特的小房,处近一看,房中,上面是转经筒,下面是轮盘,水冲轮盘,带动转经筒旋转,其原理与我们家乡小时候见到的冲水磨坊一个道理。藏族同胞对佛法的虔诚由此可见一斑,也让我们动容。
经过12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晚上7点左右车队抵达林场。一下车,我开始感到头胀,步履也有点发飘,我知道这就是高原反应了。我老婆的同事平安,神情木讷,行动迟缓,反应比我还严重。我们31人分三桌而坐,吃了一顿有麻辣鸡、回锅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