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厨房

母亲的厨房

档儿散文2025-05-13 00:07:43
母亲是山东人,跟随父亲来到河南。对于河南的饭菜,母亲做的并不拿手。比如:大锅菜、烙烙馍之类。母亲擅长包大馅饺子、炸油饼,做些山东特色饭。但母亲身上有着山东人坚韧能干的品质,为了照顾父亲的口味,母亲在河
母亲是山东人,跟随父亲来到河南。对于河南的饭菜,母亲做的并不拿手。比如:大锅菜、烙烙馍之类。母亲擅长包大馅饺子、炸油饼,做些山东特色饭。但母亲身上有着山东人坚韧能干的品质,为了照顾父亲的口味,母亲在河南饭菜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记得小时候,住房条件不好,我们住在平房院里,厨房是父亲一砖一瓦自己亲手垒起来的,有七八平方米,父亲还砌了一个灶台。那时烧蜂窝煤,煤球也要放在厨房里,小小的厨房更是拥挤。当时也没有抽油烟机,母亲身上的油烟味似乎永远也洗不掉。这种气味对于儿女们来说,熟悉的如同婴儿时所闻到的奶味。对母亲来说,其实是没有休息日的,下班回家也不过是工作岗位挪到了灶台前,好像厨房是天下母亲的第二职业。母亲在小小的厨房里忙碌着,常常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一顿饭做下来汗流浃背。父亲爱吃烙馍,为了做好这顿饭,母亲把厨房挪到了院子里,在院子里支起炉灶,父亲捡来柴禾,帮母亲烧火,用柴火烧出的烙馍又软又薄,配上母亲炒的辣椒鸡蛋,父亲吃了一卷又一卷……菜馍也是母亲常做的,韭菜、菠菜、白菜,再配上豆腐、粉条,母亲盘好香香的一大盆馅,一张一张地擀皮,往往是她做着,我们吃着,她做完我们也吃饱了。当我们由衷地赞扬她的手艺时,她便犹如被评上了先进工作者一般欣慰。虽然烟熏火燎,虽然简单粗陋,我们却从中吃出了一种幸福的滋味。
母亲说那时她曾经梦想过,这辈子能有一间大大的很干净的厨房就知足了。社会的发展也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没过几年,我们家就搬进了更好的房子,有了一个单独的小院,有了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父亲在小院里种上蔬菜,豆角、黄瓜、西红柿……母亲则在厨房里转了又转,看了又看。灶台铺上了瓷砖,干净整洁;而且还用上了液化气,又快又方便。母亲今天包饺子,明天做手擀面条,后天蒸馒头,别提多高兴了。父亲在厨房里装上了排风扇,做饭时排风扇一开,母亲说,那是在给她伴奏呢,锅碗瓢盆交响曲开始了……
谁知道这幸福的生活还在后头。几年后我们又搬了新家。母亲说,这回得把厨房好好地装修一番,她后半辈子的舞台就是厨房了,一家老小的温饱都在她手里呢。而这装修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我为母亲做了整体橱柜,大理石的灶台光滑明净,不沾油腻;装上了进口的抽油烟机,彻底消除母亲身上的油烟味。母亲反复调试大小开关,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她说,“再也不会被油烟熏着了。”我还和母亲一起到超市选购厨具。从炒锅,平底锅、大蒸锅到小奶锅;从竹案板到实木案板到专门切水果的塑胶案板,从微波炉到电磁炉……母亲一一精心选购,并啧啧称赞。母亲说,“现在生活真是好了,连做饭都这么讲究。”当母亲站在崭新的厨房里时,她感叹道:“这哪像厨房啊,做饭变成了一种享受。只是我六十多岁了,不知道还能用几年?”
我仿佛这才意识到,母亲已年届七十,白发鬓鬓的母亲在厨房里已度过了几十个年头。年轻时的母亲在烟熏火燎中操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老年时的母亲仍在灶台前忙着,只不过这忙活变成了一种愉快的享受。
母亲现在讲究营养搭配,粗细结合。全自动的豆浆机派上了用场。黄豆、红豆、黑豆、花生、芝麻……母亲常常榨五谷豆浆给我们喝,既干净卫生又营养丰富。冬天时,我们在家里吃自助火锅。电磁炉一开,热腾腾、香喷喷的羊肉配上虾仁、青菜,红的、黄的、绿的,新鲜又美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乎乎,温暖又舒心……
母亲虽然老了,但她依然赶上了好时代。母亲的厨房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母亲说,她爱厨房,她喜欢在厨房里手握锅铲,为一家人点燃幸福的生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