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也道无邪

思无邪,也道无邪

踽踽杂文2025-05-18 06:21:19
悄悄翻开书页,迎面微微荡漾开来的是无限清新而自然的呼吸。纯真的男孩子女孩子,在如此朴实亲切的田野中牵手走来。我甚至可以瞥见他们湖上泛舟时肆意地剥莲蓬,肆意地玩闹嬉笑……湖水清得很,倒映着无比澄净的溯空
悄悄翻开书页,迎面微微荡漾开来的是无限清新而自然的呼吸。纯真的男孩子女孩子,在如此朴实亲切的田野中牵手走来。我甚至可以瞥见他们湖上泛舟时肆意地剥莲蓬,肆意地玩闹嬉笑……湖水清得很,倒映着无比澄净的溯空,满眼充盈的时葱郁的芦花,芦穗才初吐新穗,散放着不断闪耀着的银丝的光芒,应和着湖面上的青浮萍、绿浮萍,缓缓、缓缓地滑过去,隐没了他们的笑靥。
初读汪曾祺的《受戒》,眼前便宛若鲜明地延续播放着只属于乡村的悠扬宁静的场景。做小和尚的明海在去荸荠庵的途中遇上了烂漫开朗的小英子,两个志趣相投的孩子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生活的点滴精彩从朴实鲜活的言语中潺潺涌流,流淌出一条缓慢质朴的时光之河。当我们阅读《受戒》时,心中所想的,不正是儿时自己曾拥有过的澄澈美好的光阴?在透明的心境里沾染不上一点尘埃……
每个人也许都会憧憬,都会惆怅。憧憬的是年少时无邪无瑕的友情,惆怅的时逝去又一去不返的童年,也许,也许还会有一点点的眷恋,那自己往昔曾经历的朦胧羞怯的初恋。最初的那个他或她,一定会是多年后的自己最怀念的梦吧?而这篇文又何尝不是汪曾祺惘然的怀恋呢?当他在小说末尾写道是“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的时候,我们怎不会和汪先生一般情不自禁地在嘴角弯起一个弧度?每个人一生或许都在做这样一个梦吧……没有污染的淡泊,没有喧嚣的宁静,没有忧伤的乐土……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太累太累了,成长注定伴随着失去,失去曾经的纯净、纯洁,与纯真。那个如棉布般纯白年代早已远去,如今的我们置身于攘攘人海,被城市的霓虹灯火与物欲横流冲洗得再也不复当年的自己。而当年的你与我,也早已失散了,如今的我们只能站在世界的一隅大声呼唤:我在哪里呀?你又在哪里呢?然而呼唤也被风声湮没了。这也许是长大后的我们才有的迷惘和惆怅。
正是源自失去,才更懂得珍惜。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而又不失婉约,流畅又不及浮夸,我们在品读时之觉得宛如岁月的口吻轻轻在耳边倾诉。这和沈从文的《边城》何尝没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海与小英子,傩送与翠翠,作者其实都时通过他们这些少男少女之间滋生的纯洁情感来表达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无邪的人性吧?
故事结束了,可我们的人生却远没有终结。目睹了他们烂漫的情感,或许与爱情无关,可又何必在意。也许需要我们用一生思考的是,在逝去曾经后又该如何坚定地拥有无邪的人性呢?
思无邪,也道无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