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复制”的云南女诗人
一个从未谋面的女诗人,长期在云南边陲的瑞丽当一名中学教师。因为诗歌,我们仅通过一次电话,尽管昆明的一些杂志社,或一些民间团体组织的文学活动,甚至是诗歌音乐朗诵会,我因新闻采访任务未能参加。因此,几次错
一个从未谋面的女诗人,长期在云南边陲的瑞丽当一名中学教师。因为诗歌,我们仅通过一次电话,尽管昆明的一些杂志社,或一些民间团体组织的文学活动,甚至是诗歌音乐朗诵会,我因新闻采访任务未能参加。因此,几次错过了与诗人徒举袖衣的见面机会。往后,我与诗人徒举袖衣只能在博客上“见面”,并与对方保持一种特殊的沟通和往来。当然,早在2007年秋天,《大家》杂志刊发了一期云南诗人诗歌专号,云南部分小有名气的诗人,都在《大家》杂志上“露过脸”。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大家》杂志刊发的那期云南青年诗人专号,徒举袖衣在诗人专号中发表了几首有影响的诗歌。因此,我对徒举袖衣的作品渐渐产生了兴趣。
如今三年过去了,徒举袖衣凭借自己的实力,独特的诗歌风格,在云南诗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奠定了她今天的诗人地位,在文学创作中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保持冷静的头脑坚持诗歌创作。其诗充满了朝气,有种势不可挡的架势,诗歌语言清秀、意象贴切、意境优美、诗意富有时代精神,语言材质意义组合联系密切,诗歌耐人寻味。
我想,如果给徒举袖衣十年的时间,她的创作水平一定是一流的,不仅是云南的“明星诗人”,更是全国著名的女诗人。目前,她的诗歌无法让人“复制”仿效,是许多诗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效果。
诗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心灵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因此,徒举袖衣的诗是时代的吟唱,是对人类灵魂的陶冶、抚慰和激励,对艺术奉献的忠贞和世俗风雨的洗礼,冷静地歌唱、诗意、审美、内涵和诗歌精神的追求,力求达到一个高度,给读者以激赏、会心、感悟和灵犀,引起人们长久赞叹和思索,开拓了现代诗的一种新形式,全新的意境和格局。
一、独特的语言变革无法复制模仿
我可以大胆地评价徒举袖衣,如果再给她十年的时间,她不仅是云南写作群中出类拔萃的“明星诗人”,而在全国所有女诗人中都算得上是一流的优秀诗人。特别是她近几年的诗歌作品,从创作水平和质量来看,她的作品很难让人模仿,根本无法让人去复制的余地和机会,这是徒举袖衣诗歌创作的高明之处。因此,她以独特的文字,巧妙的创作语言,在诗的根性上对文字进行了高度浓缩,掌握了诗歌话语和时代的脉搏。
当然,据我所耳闻的云南女诗人,除了徒举袖衣之外,还有尘埃、温酒的丫头、半夏、云南北鸿、唐果、麦子、贾薇等等优秀的女诗人,在云南这块得天独厚的红土高原上,她们基本占领了云南诗坛的半壁江山,是云南不可忽视的文学新秀,她们为云南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我罗列的女诗人来看,这些诗人年龄都在“60后”和“70后”出生的,年龄几乎都不大,在文学领域正处于创作高峰和旺盛时期。从他们的诗歌作品来看,几乎都处在一种上升的状态,而且作品质量并不亚于省外的一些女诗人,这是十分惊讶的事。应该说她们的出现,不仅是云南人的骄傲,更是云南诗坛的一大好事。
在这里,我就不啰嗦了,我们还是把目光放到徒举袖衣的作品上,深入她诗歌语言的内部,去洞穿她诗歌话语中的精神与秘密,发现她新诗所反映和揭示人类灵魂的艺术。同时,她的诗歌体现了生存经验,内心情感和探究人性与人类精神构造和意识奥秘,是其他语言和旧体诗无法抵达和代替的文字工具。
从徒举袖衣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她的诗歌语言艺术在观念上,有一种突破陈旧,力求创新的表达技巧,在求变创新的语言模式上,其诗歌创作带有扩展和延伸之势,具有强烈的文本变革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创作方式,改变自己独特的写作思路,在灵感的阳光中感悟诗性生活。
二、正确处理语言艺术技巧与个性
在我看来,徒举袖衣的诗歌语言和艺术技巧显得个性化,语言独具特色,诗歌富有张力,具有傲岸不羁、委婉中有刚烈的精神品格,诗歌语言的灵魂质量和光彩突破了世俗的处境、地位、行业领域、甚至超越了名声和框架的禁锢,跨入到了一个新的独立的领域,朝一个特殊而独有的境界和空间发展,充分将个性语言与诗歌话语进行整合,恰如其分地把握了诗歌的“命运”。
我认为,诗歌是社会生活肌体不可缺少的心灵维生素,更是微量元素。只要人类繁衍生息,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劳动生产力得到体现,我想诗歌的灵魂是永恒存在的,它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永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因此,徒举袖衣的诗歌是对和平时代的吟唱,对人类灵魂的陶冶、抚慰、激励与丰富,对艺术奉献的忠贞和世俗风雨的洗礼,冷静地歌唱思想的、语言的、诗意的、审美的内涵和诗歌精神的追求,力求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让读者阅读时产生激赏、会心、感悟和灵犀的感觉,也引起我和许多诗歌爱好者的长久赞叹与思索。
从徒举袖衣的诗歌作品中,我发现她的诗歌语言不仅有厚实的内容,而且能够贴切地表达出诗歌有一种美的技巧在其中。当然,诗歌语言的内容没有高分之下,其内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有流行或者不流行之分,技巧却是常用常新的,古老的修辞家无时不在增添新丁,那么我们如何去把握两者之间的转换呢?在这里我们不更多去探索,自有作家诗人们去把握和驾驭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徒举袖衣自然会去巩固她诗歌语言所留下的根性,会去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和语言的应用。同时,她不仅在写作技巧的探索上和作品内涵上下功夫,更会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与条件下,摸索出自己的一条创作思路,这是一个诗人应该做到和具备的条件。当然,徒举袖衣写诗多年,已经掌握了许多诗歌语言与写作技巧,并在诗歌话语中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三、保持沉默写作的诗人受尊重
在云南的女诗人当中,徒举袖衣是我最欣赏的女诗人之一,因为她的诗歌作品已经超越了一种特殊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这种境界的反思和对抗,是在平静中试图打开读者灵感的翅膀,从她的天空中梳理出一种秩序。
当然,我笔下的文字是苍白无力的,但我还是要用这些文字,对她的诗进行梳理和笺注。因为,我对徒举袖衣的作品有种说不出的快感,也有说不出它的魅力何在,但我又情不自禁地去探索和喜欢她诗歌作品的内涵或深意。并且,我的解释只是希望进入她诗歌的内部,尽管我的思想处于初级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发布网站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三十年河东
下一篇:小评言情励志《考研不归路》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