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婚姻沼泽地的女人

走出婚姻沼泽地的女人

蜩翼小说2025-04-30 23:15:01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22岁的秋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哪知这殿堂建造在一片沼泽地里,婚姻的崩溃使她陷入泥潭之中。她彷徨、她苦闷。整整三十年的苦苦挣扎,终于使她走出了这片沼泽地……一、婚姻的突变使秋珍进入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22岁的秋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哪知这殿堂建造在一片沼泽地里,婚姻的崩溃使她陷入泥潭之中。她彷徨、她苦闷。整整三十年的苦苦挣扎,终于使她走出了这片沼泽地……
一、婚姻的突变使秋珍进入了沼泽地
李家的婚事还算是十分热闹。堂屋里挤满了看新姑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男人抽上了喜烟、女人小孩吃上了喜糖。在那个经济极端落后、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李家的婚事在湾村里已经是够风光的了。
新娘秋珍就是李家的三儿媳。她不仅比大嫂二嫂长的俊俏,而且也比她们能干。四弟五弟人还小。这得天独厚的家庭条件,决定了她在李家的地位。妯娌尊重她、婆婆疼爱她,夫妻恩爱。第二年,她的女儿出世,这小孙女被全家人捧若掌上明珠。小日子甜甜蜜蜜。
那年秋天,丈夫在外湖垦荒,死于出血热。丢下三个女儿和一个遗腹子。她哭哑了嗓子,流干了眼泪。这天塌地陷的灾难,把她送到了风口浪尖的日子里。从此,她的婚姻殿堂被沼泽里的泥潭淹没了。拖儿带母一家五口,这日子怎么过啊!

二、四弟的胸怀接纳了秋珍孤寡
就在秋珍以泪洗面,终日愁眉不展时,小叔子悄悄走进了她的生活。四弟一有空,就无声无息地帮她带小孩、挑水、打柴、把钱侄女交学费。开始,秋珍除了感激以外,不敢多想。因为她是有五张嘴吃饭,两个孩子读书,而只有一个妇女劳力的贫困家庭。谁愿意往这个破鼓里沾啊。对四弟的关爱,她只能看作是一笔难写的亲情。
有一天傍晚,秋珍望着丈夫的遗像发呆。四弟慢慢走进她身旁,“三嫂不要难过了,这日子还得要过呢。如果你愿意,我就...”四弟刚说到这里,三个孩子为争抢一床棉被而打得你哭我叫。四弟二话不说,忙转身把自己的棉被拿来给了孩子们,孩子们高兴极了。“四叔,你把被子给了我们,那你就和我们一起睡吧。”这是三女儿的声音。“好孩子,睡吧。四叔还有事呢”说完就走了。这天夜里,秋珍失眠了。
秋珍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那些陈年往事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四弟比丈夫小两岁,正好和自己同年。丈夫在世时,这四弟和自己很少说话,就是有事也是毕恭毕敬的三嫂前三嫂后。他还大我的月份呢,我这三嫂的称谓是沾丈夫的光啊。平日里对四弟也是敬而远之。自从丈夫走后,四弟是在真心呵护自己。他似乎离我越来越近,我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在他的身上,有很多我丈夫的影子。最后,他简直就成了我的丈夫啊。
秋珍想到这里,脸上泛起了红晕。再也不敢往下想了。
从此,他们的交往就多了起来,秋珍还主动帮四弟补衣洗被。这一切都被细心的婆婆看在眼里,特别是有一天她看到三媳妇从老四房里出来,头发还是乱蓬蓬的。她心里暗想:这也是好事,只是这喜事要早办,传出去人言可畏啊,孩子们的名声要紧。
不久,李家老四结婚了,女人就是他三嫂。这消息一传开,说好说歹都有。有的说,这是好事,既解决了儿子的婚事,又为可怜的秋珍找到了个好归属;也有人带有几分讽刺的味道说李家办事滴水不漏,堂屋杀猪厨房卖,好事没有外人的份。秋珍和老四也不去理会。
秋珍的日子又慢慢的甜蜜起来,第二年,老四的女儿出世,一家七口,虽说日子过得紧紧绷绷,但笑声不断。五个孩子这个喊爸爸,那个叫四叔。这会儿喊爸爸,等会儿又叫四叔,大家笑成一团,搞得没有改口喊爸爸的孩子很尴尬。倒是老四很开明,笑着说,你们爱喊什么就喊什么吧,只要不把妈妈喊错就行了。这话又使得满屋充满了笑声。

三、丈夫的遇难使秋珍重陷沼泽
在秋珍二婚的第三年夏收,老四与村民一道乘船去外荒农场割麦。船上多为妇女。中途遇大风大浪船沉,老四奋力救起三名妇女,终因寡不敌众,被水下妇女缠住手脚而沉水遇难。打捞上岸时,只见两名妇女死死卡住老四的手脚,三具尸体怎么也分不开。湖滩上摆着五具尸体,惨不忍睹。那凄惨的哭声啊,震撼着这荒郊野外!使人毛骨悚然。秋珍趴在老四的尸体上哭得死去活来。这湖岸乌云滚滚,要塌天了!
秋珍抱着两岁的女儿,后面还跟着四个孩子,在老四的坟头抓心抓肝地哭。路人无不落下同情的眼泪。在家里,妻儿寡母跪在老四的灵前,还是哭啊!
从此,秋珍又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这惨状比第一次更为悲烈。

四、世人的蜚语使秋珍彻底绝望
这第二轮的寡妇生涯使得秋珍抬不起头、撑不直腰。经济上的拮据贫困、思想上的彷徨恐惧,使她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在那沼泽的泥潭里有气无力的挣扎。
在老四遇难的那段日子里,她的遭遇就成了村头巷尾那些女人舆论的中心:“这女人是克夫的命,连克两夫,还有哪个男人再敢娶她啊!”有的传闻更玄乎,说什么那次沉船都与她有关。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指她的脊梁骨:“你看,她来了,她就是那李家的丧门星。连夺人家两个儿子的性命,好歹毒的女人啊!”人们见她来了,不是逃就是躲,有的甚至关上门,说是不让晦气进屋。往日那么好的邻居,如今也不来往了。在生产队干活,没有人靠近她,也没有人和她说话。人们把她当成洪水猛兽、恶魔、灾星。她自己也害怕起来,终日惶恐不安。
每天收工回家,望着这五个未成器的阶梯式的孩子发呆。连孩子们最低级的温饱她都无力解决。这个嚷着要钱交学费、那个叫唤没衣穿冻得冷、还有的吵着肚子饿。揭不开锅的日子是常有的事。
秋珍面对精神上的恐惧,经济上的压力,她崩溃了绝望了。她想到了死。于是她把队里的剧毒农药1605偷偷带回家。被十三岁的大女儿发现,跪在她面前痛哭道:“妈妈,你不要去死啊!我不读书了,明天就去队里赚工分。”其他的孩子也都跪在她面前,这个说我不冷不要衣服;那个说我不饿,妈妈不死!秋珍看到这堆懂事的孩子,心软了。想到自己真的不能死,再苦只要活着就是孩子们的家;要是一死,这家就散了,五个孩子就会东离西散,那怎么向他们死去的父亲交代啊!
第二天,大孩子下地干过了,婆婆也送来了一些粗粮。这日子还得往前度啊。

五、乡邻的舆论促成秋珍三嫁老师
大女儿整整一个星期没上学,学校老师来家访了。
这老师姓
标签
相关文章